廣東省2025屆普通高校畢業生供需見面會活動──“深港融合人才交流專場”,將于11月15日在香港中文大學(深圳)舉辦。星島新聞集團與香港特區政府勞工及福利局合作,亦參與此活動舉行“內地名校香港‘高才通’招聘巡禮”廣東站,引進40多家香港優質企業、提供超過1000個職位空缺,積極推動深港人才交流。香港中文大學(深圳)副校長朱世平教授接受《星島日報》專訪時表示,“深港融合人才交流專場”已成為連接內地與香港人才交流的平臺,有力地推動了兩地的人才交流。
▲朱世平教授表示“深港融合人才交流專場”對推動內地與香港人才交流有很大幫助。
朱教授說:“在港的同事和朋友,常稱香港中文大學(深圳)為中大深圳,在內地,大家習慣叫港中深。港中大港中深,中華文化博大精深,一個品牌,兩個校園。”港中大(深圳)已經連續第五年承辦相關活動,深港融合人才交流專場已成為連接內地與香港人才交流的平臺,有力推動了粵港澳大灣區人才交流。對此,朱教授表示,非常支持“深港融合人才交流專場”在港中大(深圳)落地,已經有許多港中大(深圳)的畢業生到香港就業,相信未來會越來越多。港中大(深圳)非常愿意為內地與香港的人才交流做貢獻、為大灣區和國家的發展做貢獻,相信“深港融合人才交流專場”會越辦越好。
朱教授表示,香港現在需要引進人才,引進人才最好的辦法是教育。香港雖小,但擁有這么多的好大學,這是全世界很少有的。一定要利用好香港的教育資源優勢,如果說人才是水,那么大學就是海綿,香港這么多好大學,能夠把人才吸引過來。一個人在什么地方讀書,他對那個地方就會有特別深的感情,特別是在大學本科的四年。四年的生活會讓人熟悉一個地方,很容易融入社會,會產生感情,這是非常重要的,這也是為什么教育能和人才引進聯系在一起。
▲去年在香港中文大學(深圳)舉行的“內地名校香港‘高才通’招聘巡禮”廣東站上,香港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何啟明(右一)在招聘會現場與學生交流。
對于打造“留學香港”品牌,促進香港引進人才,港中大(深圳)發揮著獨特的作用。朱教授表示,港中大(深圳)與港中大“一個品牌,兩個校園”,有著香港教育的基因,兩個校園的學術是一致。我們常說香港“面向世界,背靠大陸”,港中大(深圳)作為一所地處大灣區的大學,剛好承擔了橋梁作用。港中大(深圳)每年都有畢業生到香港去工作,而且港中大(深圳)的國際化程度非常高,有三分之二的本科學生在校期間有境外學習學分經歷,八成的畢業生會去到世界各地的名校繼續深造,他們學成之后,仍然會回到大灣區,回到香港創業、工作。所以說,港中大(深圳)對于大灣區、對于香港的人才交流和引進起到了橋梁的作用。
▲香港中文大學(深圳)聯同香港中文大學推出讓學生于兩地校園修讀的雙主修課程。圖為參與跨學科數據分析及X雙主修課程的學生和老師。
朱教授表示,港中大(深圳)是一所香港的大學,帶著香港教育的基因,一個重要的特征就是“書院”。“書院”這個概念非常重要,我對書院的定義是“大家庭、小社會”。書院就是個家,畢業之后無論你走多遠,回到書院就像是回到了家,兄弟姐妹都在。學生在書院里一起生活、一起學習、共同分擔、共同進步。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一起生活在書院里,緊密接觸,互相了解文化背景,所以書院能夠培養出多才多藝、見多識廣的學生。這樣的學生思維開放、認知國際化,走向社會之后的適應能力會更強。
港中大(深圳)對于教育有追求,而且下了很大的功夫。朱教授介紹,目前港中大(深圳)的書院跟香港中文大學的書院都結成了姊妹書院,雙方的往來很多,會共同舉辦諸如中秋晚會這樣的各類活動,進一步拉進了同學之間的距離。兩個校園的學院之間在教學上也努力推行的“雙主修2+2”項目,加強了學術交流交換,關系非常緊密,如同“一家人,親兄弟”。
朱教授說,港中大(深圳)已經跨過了十周年,未來在國際化建設方便邁上新征途,吸引更多的國際青少年來中國學習,來大灣區學習,推動中外交流,推動中外教育交流與合作。港中大(深圳)的定位就是一所國際化的大學。目前在校的本科生中,國際生比例大概是10%左右,五六百個學生,來自全球三十多個國家。未來國際生的比例還將增加,達到15%左右,港中大(深圳)對于國際生持完全開放的態度。國際生對校園的這個國際化的環境很重要,很多東西都需要潛移默化。朱教授強調,國際化不僅僅是語言的國際化,更是人文氣質文化的國際化交流,要培養相互之間對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,這樣才能使得國際合作變得更加容易。
▲香港中文大學(深圳)協理副校長蔡小強教授在首屆香港高等教育博覽會上演講。
10月19日,星島新聞集團舉辦了首屆香港高等教育博覽會,港中大(深圳)作為參會院校之一給予了大力支持。對此,朱教授表示樂見其成,香港高等教育博覽會無論是對于學校、對于香港,還是對于大灣區,對國家而言都是件好事,應該大力支持。朱教授還表示,作為星島日報的忠實讀者,希望星島新聞集團繼續發揮自己的影響力,不僅向內地學子推介香港優質的教育資源,也要把港中大(深圳)這樣的學校推介給更多的香港學子,推動兩地教育交流。
星島記者鄒亮深圳報道
以上內容歸星島新聞集團所有,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引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