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婚愛人們選擇古老而傳統的水上婚禮,在寓意長長久久的9.9里長鄉村水道,靜謐而浪漫地駛向幸福彼岸,重現疍家婚禮儀式,這是何等的浪漫?水上婚嫁是珠海斗門水鄉流行了數百年的傳統民俗,源于疍家人對歌成親的禮儀。2008年,珠海斗門水上婚嫁成功入選國家級第二批非遺名錄,成為珠海市首個國家級非遺項目。
▲新娘在船頭祭龍王。
▲象征吉祥的對象也是必不可缺。
▲不少新人選擇水上婚嫁儀式。
▲水上婚嫁在珠海斗門水鄉已流行數百年。
▲每一屆的集體婚禮都吸引眾多新人參與。
▲新人們浪漫婚禮水道上緩緩駛向幸福彼岸。
▲花船迎親。
珠海市黃楊山周圍與磨刀門、泥灣門、雞啼門之間,是斗門廣闊的大沙田區。據史料記載,明代已有蜑民在此生活。據《香山縣鄉土志》載:“水居則為蜑民,今本邑三灶官久已奉裁。……至蜑民頑悍,明初借以為兵,實羈縻之術,非誘之向化也,故風俗習慣,究與土著不同。國朝雍正七年,詔令蜑民有能蓋屋棲身者,許其在近水村莊居住,力田務本,以示一視同仁?!炄耍灾蹫檎?,業捕魚或編篷,瀕水而居,謂之水欄?!保ㄒ姟掇o言》:蜑,古代南方的水上居民。也作“蛋”,今作“疍”。)
這裹河涌縱橫,田園風光,尤以水上婚嫁風俗最具特色。水上婚嫁風俗源于疍家人對歌成親的禮儀,它融匯了廣府文化和客家文化的元素,在備婚宴、接新娘、拜高堂、會歌友等幾個環節上,以船為交通工具,以歌來貫穿整個婚嫁活動的全過程。
源自水鄉疍家起于清初
斗門水上婚嫁風俗形成于清初,成熟于清代同治光緒年間。清初學者屈大均在《廣東新語》中寫道:“諸蛋以艇為家,是曰‘蛋家’。其有男未聘,則置盆草于梢;女未受聘,則置盆花于梢,以致媒妁。婚時以蠻歌相迎,男歌勝則奪女過舟?!?/p>
清代嘉慶道光以后,西江水系的流沙已在黃楊山周圍淤積成一道道沙坦,如上橫沙、鳘魚沙等。其時,居住在斗門、白蕉、干務等村鎮上的有錢人向地方官府申請用地報稅,雇請佃戶和疍家人進行圍墾,在這些沙坦和海灣上開發出肥沃的良田。這些佃戶和蛋家人便成為沙田區的居民,他們依堤傍水而居,靠耕田打魚為生,吃喝玩樂和婚嫁喪葬自成風俗,水上婚嫁活動便隨之形成。
沙田區農漁業的發展,也帶動白藤、小淋、大淋等地經濟的發展,連黃楊山和泥灣門外的三灶島也出現興旺的景象。據同治十二年(1873年)《香山縣志》記載:“三灶山,在縣西二百里海中,林木蔥翠,中有三石如灶故名,有田三百余畝,皆極膏腴。今俗安耕鑿,士樂詩書,弦誦之聲蔚然而起?!?/p>
水上婚嫁既是一種習俗,也是一種文化現象,每一次水上婚嫁的出現,對民眾的仁愛禮儀、衣著服飾、家居陳設、民歌創作都是一次檢閱和推動。它有著歡慶、祝福、諧趣和真誠的文化魅力,曾影響并傳播到中山、江門、佛山等珠江三角洲的沙田區。至清末民國初年,水上婚嫁已是沙田區人人愛看、家家仿效的事情。因水上婚嫁而帶動起來的群眾性民歌創作和演唱活動多姿多彩,咸水歌、高堂歌等沙田民歌風靡整個珠江三角洲。此時,該風俗也進入了興旺鼎盛時期。
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交通的日益發達以及外來文化的沖擊,水上婚嫁風俗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衰落,至今已成為傳統文化搶救和保護的項目。但是,它作為群眾喜聞樂見的一種鄉土文化,還是在嶺南文化發展史上留下了燦爛的一頁。
文/楊雪薇 圖/斗門區委宣傳部
星島日報海外版 羊城晚報社 聯合編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