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冬至2024/二十四節氣/做冬/養生/進補/湯水】2024年12月21日(六)是二十四節氣的“冬至”。注冊中醫師鄭壹尹接受《星島》訪問,講解冬至養生重點與宜忌,并推介8種補氣血、補腰腎的食物,以及4款適合“做冬”的湯水,在臨近冬季的盡頭好好保健,潤燥驅寒。
冬至意思|為何叫“冬至”?有何特征?
注冊中醫師鄭壹尹指,冬至的“至”,并非冬天將至的意思,而是指“至此而已”。古人認為過了此日,陰氣下藏,陽氣上升,日照時間開始由最短逐漸增長,代表陰氣達到頂峰,即將減弱;陽氣也停止了銷蝕,即將回升,所以有“冬至一陽生”的說法,萬象更新之意。
“冬至”作為陰陽交接點,晝短夜長是其重要特征,所以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定的節氣。
冬至養生|留意3大健康問題 保護血管脾胃
鄭壹尹醫師提醒,冬至為極陰之至,日照時間短,日夜溫差大,天氣寒冷而容易出現陽氣不足的癥狀,心脾兩臟亦最易受影響。
陽氣不足:如畏寒、手腳冰冷、疲倦和消化不良等不適。
心臟病和高血壓:患者要特別提高警覺,因為寒冷會使血管收縮,增加病發和中風的風險;而且冬季室內外溫差大,容易見血壓急劇波動。
脾胃問題:冬至吃湯圓是我國的傳統習俗,寓意團團圓圓。不過湯圓的主要成分是糯米和十分香甜的餡料,要注意適度進食,過食會影響脾胃運化,而出現積滯表現,如胃脹、腹脹、曖氣、大便酸臭等癥狀。
冬至進補飲食|養生宜吃8種食物 補腰/補腎/補氣血
鄭壹尹醫師推介8種性味屬溫平的食物,適合在冬至時節食用,有助補氣血,健脾護胃,強腰補腎:
冬至養生食物|1. 烏雞
性味:性平味甘
功效:健脾溫中補腎
冬至養生食物|2. 羊肉
性味:性溫熱、味甘
功效:溫中暖腎,益氣補血
冬至養生食物|3. 黑芝麻
性味:性平味甘
功效:補肝腎,益精血
冬至養生食物|4. 黑木耳
性味:性平味甘
功效:潤肺益胃,益氣補血
冬至養生食物|5. 黑豆
性味:性平味甘
功效:補虛養血烏發
冬至養生食物|6. 冬菇
性味:性味甘平
功效:健脾和胃,補氣益腎
冬至養生食物|7. 核桃
性味:性溫味甘
功效:補腎強腰,潤腸通便
冬至養生食物|8. 栗子
性味:性溫味甘平
功效:健脾養胃,補腎強筋
冬至進補湯水|推介4款湯水做冬 驅寒/滋陰/補肺
“做冬”適合煲什么湯?鄭壹尹醫師推介4款適合冬至的補身湯水食譜,具有潤燥、驅寒、滋陰、補肺等功效。
冬至養生湯水|1. 當歸羊肉豆腐湯
材料:
-
羊肉400g、豆腐200g、當歸5g、姜5片、米酒100cc、水及鹽適量
做法:
-
羊肉洗凈切塊,汆水后撈出瀝干;生姜洗凈切5片;豆腐洗凈切塊。
-
將羊肉、豆腐、當歸、姜片放入鍋中,加入水及100cc米酒。
-
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燉至羊肉熟爛,最后加少量鹽調味即可。
功效:
-
溫中補虛,潤燥散寒
食用宜忌:
-
羊肉不宜與茶、南瓜、醋同食;高血壓患者、大便容易燥結者要少吃。
冬至養生湯水|2. 人參烏雞湯
材料:
-
烏雞1只、人參15g、杞子15g、紅棗10g、姜片10g、香菇2朵、1大匙米酒、水
做法:
-
烏骨雞洗凈,去除內臟及汆水。
-
其馀材料用清水清洗,香菇洗凈后泡至軟身,切粒;姜切片備用。
-
將烏骨雞、人參、杞子、紅棗、浸泡香菇的水、香菇和姜片放入鍋內,加入水淹過烏骨雞,再加1大匙米酒文火烹煮1小時。
-
最后加入鹽調味即可。
功效:
-
補益氣血,滋陰祛寒
食用宜忌:
-
高血壓及高膽固醇患者在飲湯前應先撇去浮油;腎病患者最多2周飲用1次。
冬至養生湯水|3. 粟米栗子素湯
材料:
粟米2條、栗子半斤、淮山1兩、白蘿卜1個、水
做法:
-
粟米洗凈切段;栗子用沸水煮2分鐘后趁熱去皮;淮山洗干凈浸泡半小時;白蘿卜洗凈切件。
-
將以上材料加入清水大火煲滾轉慢火煲1.5小時,加鹽調味即可。
功效:
-
健脾補肺益腎
食用宜忌:
-
冬至聚餐后容易出現食積,此湯水有助消化和去除體內積熱,適合大多數體質;另外蘿卜化氣,不要跟參類同食。
冬至養生湯水|4. 海參杜仲豬肉湯
材料:
-
海參1條、杜仲20g、核桃30g、杏仁10g、瘦肉半斤、紅蘿卜1條、水
做法:
-
海參和瘦肉洗凈,汆水;其馀材料洗凈后清水浸泡15分鐘;紅蘿卜切塊。
-
鍋內放入清水,大火煮沸后放入以上材料,轉文火煲45分鐘。
-
最后加入少量鹽調味即可。
功效:
-
滋陰補腎潤肺
食用宜忌:
-
高尿酸患者及痰濕體質人士不可多飲;而且不宜與醋搭配。
冬至飲食|做冬吃盆菜4大重點 防身體不適
吃盆菜是不少香港人“做冬”或“做節”常有的選擇,鄭壹尹醫師講解吃盆菜時應注意要點,以免引起身體不適:
-
配搭主食可選用糙米代替白米,并盡量選擇下午時段食用。
-
避免用汁撈飯,或只吃肉不吃菜,過分飽滯會影響脾胃功能。
-
多吃上層食物,少吃中下層醬汁較多的部分。
-
小朋友、長者及脾胃虛弱者可每樣少量品嘗,其中海鮮類、肥肉等要注意食量。
冬至飲食|3類食物不宜多吃 臘味也傷身?
鄭壹尹醫師提醒,冬至時節應避免吃太多生冷或辛辣燥熱食物,加重不適癥狀;在冬天餐桌常見的臘肉原來也不宜多吃:
1. 生冷食物
-
原因:屬陰,會損傷脾胃影響脾陽,容易腹痛腹瀉
-
魚生:性寒味甘
-
雪糕:性寒味甘
-
凍牛奶:性寒味甘
2. 辛辣燥熱食物
-
原因:容易造成口鼻干燥、消化不良、便秘
-
酒精:性溫,味辛而苦甘
-
辣椒:性熱,味辛
-
花椒:性溫,味辛
-
小茴香:性溫,味辛
3. 醃制臘肉
-
原因:冬季為腎經旺盛之時,腎主咸,多食用咸味食品會使腎水過旺。
-
醃制臘肉:性咸,味甘平
冬至養生|5大養生重點 把握最佳進補時機
除了注意上述飲食要點,冬至時節還有哪些應做及避免做的行為?如何穿衣最適合?鄭壹尹醫師列出以下5大養生重點:
1. 避寒就溫
-
氣溫下降,要及時增添衣服,保暖首重“頭和腳”。日常宜選保暖性能好而又柔軟寬鬆的衣服,最好必備襪子和圍巾。冬至日夜溫差大,可參考洋蔥式穿衣,而且衣物不宜過緊。
-
長者和體弱者要特別注意,容易出現體溫偏低,除了增添衣服,居室應加強防寒保暖措施。
-
晚飯后1小時可用大約40度溫水浸腳30分鐘,水量高于小腿肚,可有效改善血液循環。
2. 早睡晚起
-
冬至日照時間短,加上氣溫寒冷,人體需要消耗更多能量維持體溫,因此應該適當增加睡眠時間,因此晚上9時后不宜外出和避免熬夜,晚上較早時間入睡,早上不要過早外出活動,儲存能量,以防損傷陽氣。
3. 固本培元
-
身體的陽氣于冬天處于收藏狀態,補養腎精腎氣至關重要。平日可作輕度運動、保持良好心境、睡前熱水泡腳,都利于陽氣收藏。但切忌避免大量出汗,使陽氣外耗。
-
冬至當天是陰消陽長的關鍵日,節氣變化之日應保持心情平和,切忌動怒。
4. 天灸療法
-
冬至是“三九天”的第1天,“三九天”寒冷陰盛,這時期進行天灸敷藥療法有利于養生保健,增強抵抗力,對一些慢性虛寒性疾病,例如鼻敏感、哮喘、腸胃功能失調等更有一定治療效果,能夠改善病情,減少發作。
-
體弱者或慢性病患者可天灸,主針對陽虛體質的患者,能夠改善病情,增強抵抗力,減少發作;不過感冒或發燒、孕婦、皮膚嚴重過敏的人士則不適合天灸。
5. 適時進補
-
所謂“三九補一冬”,冬至是最佳的進補時令,可適當食用羊肉、牛肉、海參、鮑魚等補益食品,但必須注意不宜過量,否則容易出現內熱或者腸胃積滯。進補亦需視乎體質,以免適得其反。
以上內容歸星島新聞集團所有,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引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