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游戲圈最大的爆點莫過于《黑神話:悟空》。這款大作接連刷新了游戲史的數個紀錄:中國首款3A(高制作成本、高營銷成本)游戲;銷售速度最快的游戲,發售三天全平臺銷量超1000萬份;在線人數排名第一的單機游戲,上線一小時即突破百萬大關……《黑神話:悟空》在全球范圍踏踏實實展現了一把“中國力量”、進行了一波“文化輸出”,也在香港引發了關注和熱議。人們不禁思考,香港作為中西文化的薈萃寶地,在這出“黑神話”浪潮中,能獲得怎樣的啟示,可以發掘怎樣的機遇。
中華文化是有著不竭養分的深厚母體
不少網友評論,《黑神話:悟空》的成功,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含著中華文化的“金湯匙”出生,有著“老祖宗賞飯吃”。游戲取材于《西游記》這部家喻戶曉的古典名著。原著中宏大瑰麗的世界設定、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、曲折感人的故事情節,被游戲用數字科技一一具象地展現出來,讓人們應接不暇、嘆為觀止。游戲精準復刻了眾多文物古跡,美輪美奐地展現了光怪陸離的西天取經路,配合書法民樂、陜北說書等中式文藝元素,不僅有力地支撐了故事情節發展,還讓各國玩家跟著天命人“云游”了中華大地,“順手”帶火了山西等地的文旅產業。
絢爛輝煌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,歷來是香港文藝工作者取用不盡的精神寶藏。金庸筆下的豪杰俠客、胡金銓鏡頭里的空靈意境、黃霑曲中的江湖性情,無一不是她滋養的產物。同樣取材《西游記》的《大話西游》,三十年前便風靡大江南北,成為一代人心中的永恒經典。《黑神話:悟空》游戲中的多個橋段便源自該系列電影。這是80后制作團隊對少時記憶的集體追溯和對香港電影的深情致敬,也是港式文化對中華文化的一次反哺。《黑神話:悟空》帶來的啟示,就是唯有源源不斷從中華文化中吸取養分,與之相生相長,香港定能持續結出豐碩的文化果實。
兼收并蓄方可推陳出新、進發活力
中華文明之所以能夠歷久彌新,持久煥發生機,在于有著開放包容的精神特質和極強的消化吸收能力。以《西游記》為例,三界四洲的世界觀源自佛教;孫悟空的原型之一是印度史詩《羅摩衍那》中的猴界英雄“哈奴曼”;許多故事情節和神通法術來源于佛教和印度教典故。這些外來元素與中國的道家經典、志怪傳奇巧妙地編排交織在一起,產生出巨大的藝術感染力。不同歷史時期、不同藝術形式對《西游記》的創作迭加,最終造就了人們今天的西游印象。《黑神話:悟空》借助電子游戲這一現代載體,用“黑科技”對西游故事進行了創新演繹,賦予了它新的時代特征和文化內涵,也吸引了越來越多不同文化背景的玩家。
香港聯通中外,在秉持中華文化根基的同時,一直對舶來品、新業態有著很高的包容度。香港人識變、應變、求變,有著很強的創新基因。香港的文藝作品往往能用“無厘頭”抒發“真性情”、在荒誕不經中講出“大道理”。《大話西游》中唐僧唱出英文歌、大圣上演情感戲,問世時是何等的荒誕不經,如今再看,卻又是香港這一獨特文化場域才能有的“神來之筆”。今天的香港,在文化創新領域更應當在弘揚正能量的同時廣納英才、融匯東西、不拘一格、勇于突破,以期發生奇妙的化學反應,讓一個個奇思妙想、一場場絕世好戲橫空出世。
“講好故事”必須“目中有人”
中國人的鬼怪世界,從來都是世俗生活的折射投影;神話傳說,往往有著很強的諷喻色彩和現實意義。《西游記》作為中國古代浪漫主義文學的巔峰之作,有著深刻的思想性和批判性。它不再一味崇拜神佛,轉而歌頌人性的光輝、肯定奮斗的價值,字里行間流淌著悲天憫人的偉大情懷。我們崇敬悟空、喜愛悟空,不僅是因為他有著神通廣大的無邊法力,更是因為他有著嫉惡如仇的浩然正氣、寧折不彎的傲然風骨、百折不撓的堅強意志和敢戰能勝的斗爭精神。這些特質滿足了我們對英雄人物的一切想象,也構建了我們自身的價值體系。有網友指出,《黑神話:悟空》之所以能夠俘獲大量“圈外”粉絲,就在于它傳承發展了西游精神脈絡,以“人欲便是天道”作答延續千年的“天人之辯”,讓人產生了強烈的情感共鳴和情緒代入。翻越山丘、度過中年危機,人生取經路上你我必定“踏平坎坷成大道”;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,反抗霸權與不義,捍衛正當發展權益,我等天命人終將“斗罷艱險又出發”。
文藝作品有三個層次的作用,一是尋求感官刺激、獲得放松愉悅,達到“解悶”;二是在平行時空、虛擬世界懲奸除惡,主張內心的公平正義,實現“解恨”;三是在與劇情人物的共情互動中抒發釋放情感、進行自我療治、樹立人生方向,尋求“解憂”。近年來,人們在審美情趣和觀賞口味方面日趨成熟和理性,更愿意去關注自我、凝望內心。叫好又叫座的作品,都是在“解憂”上下了大功夫。香港歷史上創作了大量反映人類共通情感的經典作品,取得了穿越時空、跨越國界的文化影響力。今天的香港仍應做到“目中有人”,社會和資本待文藝以溫柔、予創作以耐心,堅信“慢工出細貨”;文藝創作則時刻與普羅大眾保持同頻共振、實現同理共情,為他們不斷提供直指人心、訴諸長遠的精神力量。
穆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