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魚、煮魚要留意!魚類煮熟后仍有食物中毒風險,恐怕是組胺作祟。有醫生表示,有些魚類含有較多組胺,處理三文魚、吞拿魚這些魚類時若忽略1情況,即使用高溫煮熟,仍然會有毒素存在。香港食安中心指出,有10種魚含有大量組氨酸,進食后容易引致中毒,出現心悸、出疹等癥狀。另外,一種解凍海魚的方法也可能產生組胺!
吃三文魚易組胺中毒?高溫煮熟后仍有毒素
吃海鮮會有機會引發急性過敏癥狀,甚至會中毒。急癥科專家醫生“急診男爸one”在其Facebook專頁發文指,鯖魚科魚類一般含有較多組胺酸(Histidine),若處理時忽略1事,就會導致細菌大量繁殖,組胺酸就會被細菌轉化為“組胺”。
煮熟食物也無法消除毒素?
醫生提醒,“組胺”一旦在魚肉中形成,就不會因加熱而分解,即使魚肉已被煮熟,仍有可能因進食帶組胺的魚類而中毒。然而,上述癥狀大多屬輕微癥狀,通常在食用后發作,于12至24小時后逐漸消失,而且不會有后遺癥。
處理魚肉忽略1事易致組胺中毒
組胺中毒原因是什么?為何組胺會在魚肉內產生?醫生表示,組胺與細菌息息相關,要預防組胺形成,就要先防止細菌快速繁殖。因此,處理不是實時進食的魚肉時,應盡快將魚肉放入雪柜,令魚肉長期處于低溫狀態,抑制細菌生長,就能防止組胺中毒。
10種魚易致組胺中毒三文魚吞拿魚風險高
根據食安中心資料,組胺中毒又被稱為“鯖魚中毒”,由進食含大量組胺的魚類引起。涉及鯖魚中毒的魚類通常在魚類組織內含有大量氨基酸組氨酸,其中有10種魚類較高風險。
· 吞拿魚
· 沙甸魚
· 鯷魚
· 鯕鰍(鬼頭刀)
· 希靈魚(鯡魚)
· 旗魚
· 藍魚(扁鰺)
· 三文魚(鮭魚)
· 油甘魚(鰤魚)
· 劍魚
組胺中毒又被稱為“鯖魚中毒”,由進食含大量組胺的魚類引起。當魚類被捕獲后,如果處理及貯存溫度不當,部分屬于魚類自然菌群的細菌便會繁殖。這些細菌的“組氨酸脫羧酶”會把“組氨酸”轉化為組胺。組胺可在從捕魚到進食等各個食物供應鏈程序中形成。其他由魚類中細菌產生的生物胺或會加劇組胺的毒性。
組胺中毒10大癥狀 半小時后恐發病出疹
食安中心指,如果進食帶有組胺的魚肉,就可能在半小時內導致組胺中毒,出現以下癥狀:
1. 臉部潮紅
2. 出疹
3. 身體發熱發癢
4. 腹痛
5. 惡心嘔吐
6. 腹瀉
7. 心悸
8. 呼吸困難
9. 頭暈
10. 四肢發麻
組胺中毒會致命?專家揭中毒份量
鯖魚、吞拿魚等魚類若處理不當,吃多少會引發組胺中毒?會致命嗎?香港食安中心解釋如下:
為何煮熟后無法破壞組胺?
食安中心指,雖然熱處理(例如烹煮、熱熏)能殺死制造組胺的細菌,并使制造組胺的酶失去活性,但組胺本身非常耐熱,一旦在食物中形成,即使烹煮、入罐或冷凍也不能將之破壞。
被組胺污染后難靠肉眼分辨?
受組胺污染的魚可能帶有金屬異味、惡臭及魚肉變色。不過,部分受污染的魚的外觀、氣味和味道也可能全無異常,因此不能依靠感官評估就確保魚肉不含組胺。
5招預防組胺中毒 存放魚類方法是關鍵
魚及魚制品長時間在不當的溫度下處理及貯存,經過細菌的作用才會令大量的組胺形成。有1種解凍方法很易產生毒素,要預防組胺中毒,食安中心有以下建議:
更多健康資訊,盡在星島環球網:
資料來源:急診男爸one(獲授權轉載)、香港食物安全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