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(WIPO)7日發布數據表示,2023年中國和美國仍是國際專利體系的兩大主要來源,但跨境專利申請量均較2022年同期下降。同時,印度、土耳其和韓國申請量已連續三年成長。
▲華為位于法國的辦公室。圖/路透社
數據顯示,2023年透過《專利合作條約》(PCT)體系送出的申請總量為27.26萬件,較2022年下降1.8%,是14年來首次出現下降。
其中,中國仍是PCT申請中數量最多的來源國,申請多達6.96萬件,相比2022年微幅下降0.6%,是2002年以來首次下跌。 美國申請量位居第二,有5.56萬件,較2022年下降5.3%。
在前15名的國家中,印度和土耳其的申請量成長最快,兩國分別成長44.6%和8.5%。
就申請專利的公司而言,中國的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的申請量仍位居榜首,在2023年發布6494件申請,比前一年減少1195件。韓國的三星電子則以3924件位居第二,緊隨其后的是美國的高通公司(Qualcomm,3,410件)、日本的三菱電機(2152件)和中國的京東方科技(1988件)。
在教育領域之中,美國加州大學仍然是最大的申請者,在2023年發布531件申請。 中國蘇州大學以332件位居第二,其次是美國德州大學系統(217件)、中國清華大學(209件)和美國史丹佛大學(180件)。
若按照領域分門別類,電腦技術在已發表的申請中占比最高,為10.2%。 其次是數位通訊(9.4%)、電氣機械(7.9%)、醫療技術(6.7%)和制藥(4.7%)。上述五個領域的申請量約占2023年已公布申請總量的40%。電腦科技在連續七年出現年增長后,在2023年下降了3.4%。 同樣,數位通訊在2023年也下降了2.1%,這是自2019年以來首次下降。
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總干事鄧鴻森認為,較高利率和經濟不確定性為2023年的創新活動蒙上了一層陰影,但他預計2024年通膨率將下降,加之印度、東南亞等地區可能出現更多創新投資,為今年恢復申請量的可能性創造有利條件。
鄧鴻森強調,長期趨勢表明,對智慧財產權的使用正在穩步增長,并隨著世界各國經濟的發展而向全球擴展。他重申,智慧財產權組織致力于促進全球普及使用,特別是對于那些在智慧財產權領域歷來代表性不足的群體,如中小企業、青年和女性。
來源:中時新聞網